|
|
|
|
|
|
|
鯉魚潭 |
 |
 |
|
於花蓮縣壽豐鄉的『鯉魚潭』,地處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最北端,為木瓜溪及花蓮溪支流所形成的堰塞湖,湖的面積約 104 公頃,湖水來自地底湧泉,終年清澈, 是花蓮縣也是東台灣最大的內陸湖泊,而湖泊上優美的景色,常吸引許多遊客來此,可說是花蓮的一大著名旅遊勝地。此外,「鯉魚潭」因側邊山岳形似鯉魚,故山與湖同齊名為鯉魚,也有『鯉魚山上有鯉魚,鯉魚潭裡水中游』的俚語。
|
|
|
|
|
七星潭 |
 |
 |
|
根據歷史記載,七星潭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清同治、光緒年間的 「台灣輿圖」 中,因為該地區羅列著大不等數口小湖泊,明顯呈現低漥地形, 一九三六年,日本人在該地區興建「研海飛行場」,因此把湖泊填平,而將原來七星潭地區的居民遷至今天的海灣一帶。昔日遷至海灣一帶的居民習慣自稱為「七星潭人」,所以大家就稱此海灣為七星潭。 另一傳說則是因為該處海灣遼闊,視線較為寬廣,少了光害,觀看北斗七星時特別明亮而被命名之 。 |
|
|
|
|
太魯閣 |
 |
 |
|
地跨台中、南投及花蓮三縣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西起合歡山群、東至清水斷崖、南抵奇萊連峰、北接南湖大山,總面積九萬二千公頃。公園三面環山,東面與太平洋毗鄰,境內海拔二千公尺以上山地約占全境面積之半;名列「台灣百岳」的高山,有二十七座之多。公園除以崇山峻嶺見特色,並有圈谷(冰河侵蝕後凹谷地形,又稱冰斗)、峽谷、斷崖、河階(因河流營力作用所形成階狀地形)及環流丘(曲流的彎曲度變大,其上下河段愈近則形成曲流頸,當彎曲更大致曲流頸被截斷,曲流心則成為環流丘)等特殊地形,共同構成渾然獨具的地理景觀。
|
|
|
|
|
|
|
|
|
本站聲明:本網站上所刊登之業者圖片及文字皆為業者自行上傳,本站不負任何責任,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
|
|
|
|
瀏覽頁次(本日:1254/7309 次 , 昨日:5779/36296 次) 頁面生成時間:0.05 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