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崁樓 (台南市民族路2段212號) |
 |
 |
|
位於台市民族路與赤崁街交岔口,是國家一級古蹟,亦是台南首屈一指的名勝。經荷蘭、明鄭及清朝,其文物及建築深具文化與價值。
樓層分三層:中庭以磚石砌成,內有曲折的通道;城樓下有9隻大石龜石碑,負有乾隆親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亂的御碑;樓上的雕欄,頗有架勢。 |
|
|
|
|
武廟 (台南市永福路2段229號) |
 |
 |
|
位於赤嵌樓前之祀典武廟,供奉武聖關公-關羽,又稱大關帝廟,是台灣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武廟歷史悠久,興建於明永曆19年,後經歷幾次修建,成為今日之格局。
光復後,於民國72年列為一級古蹟,並重新整修,於83年完工祀典武廟為3進3開間,屬狹長形格局,面窄而縱深,第一進的三川門為初拜殿,第二進為正殿。朱紅山牆,氣勢宏偉,全台僅見,是台灣早期廟宇的建築風格代表。 |
|
|
|
|
五妃廟 (台南市五妃街201號) |
 |
 |
|
五妃廟又稱五妃墓,於明永歷三十七年(西元1683年)建立,因南明傾危,寧靖王朱術桂義不願投降於清,便以身殉國,其五姬妾袁氏、王氏、梅姐、荷姐、秀姑,同自縊於堂,其節烈不讓鬚眉。
時人為表景仰,於清乾隆十一年(西元1746年)時於墓前建廟,並錄其弔五妃詩,鐫為其墓道碑(今存於本市大南門碑林);廟右方一小祠曰「義靈君」墓,是殉死二侍官之埋骨處。
|
|
|
|
|
安平古堡 (台南市國勝路82號) |
 |
 |
|
創建於明天啟四年 (西元一六二四年),位居一鯤身沙洲,為荷蘭總督駐地與統治中樞,名曰熱蘭遮 (Zeelandia) 城,與赤嵌樓互為犄角,封鎖臺江。及明永曆十五年 (西元一六六一年) 延平王鄭成功驅荷復臺,為紀念故里,地改安平,坐鎮運籌,以為反清復明基地,故有「王城」之稱。又因安平一地,原稱臺灣,也稱為臺灣城。 清康熙廿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臺灣入清版圖,政治中心移至今臺南市區,地位消減,城逐漸牆宇傾頹,庭角沙堆,不復舊觀。日據後,於民國十九年剷平殘餘城垣,就內城舊址重建臺階,四週繞以紅磚,成一方形高臺,即今俗謂安平古堡,卻去古蹟甚遠。 唯有外城部份城垣依然聳立,老榕盤據;半圓形稜堡基座局促一隅,隱約可尋。灰泥中掩映紅磚,斑剝中徒留興替,雖殘破而彌足珍貴,明鄭功業己成永恒 |
|
|
|
|
億載金城 (台南市南塭16號) |
 |
 |
|
億載金城於清同治沈葆楨拆部份熱蘭遮城的磚石興建之,設置砲台放置西洋巨砲,使海口不得停泊兵船。日據時代曾一度荒廢,光復後則被列為名勝之一加以保存,現已整修完繕,為一級古蹟。
|
|
|
|
|
孔廟 (台南市南門路2號) |
 |
 |
|
位於台南市南門路上的孔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子廟,由輔政的諮議參軍陳永華所提議興建,陳永華並親自掌理文教,訂定科舉制度,廣納賢士,開啟台灣文教,因此有「全台首學」之稱。 |
|
|
|
|
福記肉圓(台南市府前路一段215號 ) |
 |
 |
|
皮的製作祕訣是將上等的在來米浸泡至軟化後,磨成漿,然後加熱至半熟,再加入地瓜 粉,調成稠狀。如此的肉圓皮,口感軟硬適中且多了一份嚼勁。肉圓內餡完全是瘦的豬腿肉,以調味料先浸泡一小時,讓調味料入味,吃來自是香甜鮮嫩。
|
|
|
|
|
同記安平豆花(台南市安北路433號) |
 |
 |
|
安平「同」字號豆花店,賣的是傳統口味的手工豆花,口感細緻、滑嫩、入口即化。雖地處偏遠但天天吸引著許多人來排隊吃上一碗,順便帶好幾杯回去和家人朋友共享。
|
|
|
|
|
周氏蝦捲(台南市安平路408號之1) |
 |
 |
|
五十年老店的台南周氏蝦捲,堅持傳統風味,嚴選上等新鮮食材製成。蝦捲的內餡,是以每公斤約一百尾的新鮮火燒蝦,加上上等豬絞肉、魚漿、芹菜、蔥等材料充分攪拌混合,外皮則以豬腹膜(台語俗稱:網西)包裹後,在裹上一層特製裹粉,下鍋油炸而成。由於火燒蝦體型肥大,肉質鮮脆多汁,加上「周氏蝦捲」大膽用料,難怪從這裡出品的蝦捲,保證能讓饕客每一口都嚐得到鮮甜蝦肉的幸福滋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