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市介紹 |
 |
 |
|
新竹市地理位置
新竹市位於台灣西北部東經120.58度、北緯24.48度,面積為104.0964平方公里,西面面臨台灣海峽且被新竹縣包圍著;新竹市行政劃分為東區、北區、香山區,是台灣5個省轄市之一,新竹市市花為杜鵑花,市樹為黑松,市鳥為喜鵲。
新竹市的歷史發展
由於新竹昔日是平埔族『竹塹社番』的聚落之地因此舊稱『竹塹』,從西元1683年台灣正式併入清朝版圖,新竹皆歸諸羅縣管轄,漢人便開始來到竹塹開墾拓荒,西元1723年竹塹脫離諸羅改屬淡水廳,並且開始形成客家移民聚落,至1875年竹塹改稱新竹並首度設縣;到了西元1895年清朝甲午戰爭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日人並改隸台北縣為新竹支廳之後合併新竹、桃園廳為新竹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光復新竹成立新竹市政府,設立今日新竹市及竹東、寶山範圍等7區,後來將新竹、桃園、中壢、苗栗等地改置8區並設置新竹縣政府;國民政府遷台後調整行政區域,將原本的的範圍改制成桃園、新竹、苗栗三縣,並於1982年新竹市與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
|
|
|
|
|
新竹都城隍廟 |
 |
 |
|
新竹都城隍廟簡介
新竹都城隍廟位於新竹市北區中山路上,列屬三級古蹟,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台灣之最,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新竹都城隍廟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新竹都城隍廟的歷史發展
新竹都城隍廟創建於清乾隆13(西元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日瑛倡議興建,在西元1875年設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因此將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至西元1891年,全台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故於次年改封為『晉封威靈公,新竹都城隍』,為全台唯一的都城隍廟,也是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更是新竹都城隍廟重要文物之一,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台官位最高的城隍爺。
新竹都城隍廟的建築風格
新竹都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如今所見的外貌為民國13年的修建,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范、謝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更是精緻傳神;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傳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新竹都城隍廟門前的石獅及其他雕飾均有藝術價值,龍柱是台北名師辛阿救的作品,雕工細膩生動,進入大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惠安大木匠師王益順之作,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
新竹都城隍廟的祭祀慶典
新竹都城隍廟至每年元宵節前後時,與鄰近的北門街、長和宮都有花燈展示,色彩繽紛,民眾可以欣賞到不同風格的花燈作品,為新竹當地頗負盛名的元宵活動;新竹都城隍廟農曆七月的迎城隍活動更是當地的盛事,每年從七月初一開始至八月初一東門市場的「東門普」收尾才算結束,期間幾乎夜夜都有八家將巡街;七月十五中元節當日是活動的最高潮,由城隍爺本尊出巡,賑濟孤魂野鬼,由於出巡隊伍長達數公里,整個新竹市為之沸騰;至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曰城隍爺生日時,新竹都城隍廟內更是湧入大量信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
|
|
|
竹塹城迎曦門 |
 |
 |
|
竹塹城迎曦門(東城門)簡介
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竹塹城(新竹古名)是台灣北部第一座石磚城,曾經是北台灣大甲溪以北的政治經濟中心,當時的同知徐治民在竹塹地區環種刺竹,而東為迎曦門(東城門)、西為挹爽門、南為歌薰門、北為拱辰門等四座城門;因日據後因實施都市街道計劃,並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至今唯一還留存的東城_迎曦門已被列為二級古蹟,周長約為2700公尺,半圓栱型的門洞為泉州白石所砌成,重檐歇山式的城樓與壕溝一起守護著竹塹城;西元1999年迎曦門(東城門)廣場在文建會以歷史空間美化案補助經費下完成改造為市民廣場,並將迎曦門(東城門)命名為新竹之心,是新竹市人的精神堡壘。吊橋長約8.3公尺、寬1.6公尺,民眾可在信義路兩旁對應的橋頭看見。
新竹風華-竹塹城
新竹昔日是平埔族『竹塹社番』的聚落之地因此舊稱『竹塹』,從西元1683年台灣正式併入清朝版圖,新竹皆歸諸羅縣管轄,漢人便開始來到竹塹開墾拓荒,漸漸形成客家移民聚落,竹塹城建於1733年至1875年竹塹改稱新竹,如今已擁有100多年的歷史,東為迎曦門(東城門)、西為挹爽門、南為歌薰門、北為拱辰門等四座城門和護城河堅守著往日竹塹城的安危。
迎曦門(東城門)廣場
由於迎曦門(東城門)位於圓環內圍,政府為了讓民眾更接近迎曦門,因此規劃了迎曦門(東城門)廣場,長型的迎曦門(東門城)廣場利用階梯引導民眾並連通護城河兩側步道與都市街廓,玻璃地坪下鑲嵌霓虹燈管讓夜晚的迎曦門(東城門)廣場更加迷人,而橢圓形的環城步道供民眾散步,串連著迎曦門(東城門)廣場與護城河人行地下道,讓您從不同角度欣賞迎曦門(東城門)。
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
民眾若想一遊新竹的歷史人文古蹟,可沿著與迎曦門(東城門)廣場串聯的地下道到達護城河沿岸,護城河的範圍從林森路至中央路總長約600公尺,新竹市政府近年來還規劃了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草皮與流水讓市民更能體會親水的樂趣,加上沿岸的花草樹木、植栽以及兩處小型的階梯劇場提供民眾戶外表演,讓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成為新竹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在觀光價值與歷史人文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
|
|
|
|
古奇峰育樂園 |
 |
 |
|
古奇峰育樂園簡介
古奇峰育樂園位於新竹市東區高峰里高峰路,距離新竹市中心僅有約2公里的路程,南鄰靈隱寺和青草湖、東為仙公宮和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北接十八尖山和介壽公園、西側眺望香山的優美景色,佔地面積約為15公頃,曾於西元1987年列入『竹塹十二勝』之一,目前是新竹新八景中的『古奇遠眺』;古奇峰育樂園建於民國56年,以中國民俗風情為特色,設有民俗文物博物館、民俗遊樂園、秦始皇陵兵馬俑展覽館、西洋公園、中國古戰車展覽館場等等,是新竹市著名的旅遊景點。
古奇峰育樂園-廟宇介紹
古奇峰育樂園的中國民俗風情中,以廟宇和神像為最大的招牌,其中普天宮是古奇峰著名的象徵,古奇峰普天宮規模是古奇峰育樂園中最大的,有座高120尺的關聖帝君像,特別之處在於像內還分為9個樓層,每一層樓皆有不同的空間感受,例如1樓即供奉關聖帝君的主殿、陪祀文昌帝君和呂洞賓仙祖,2樓展列關聖帝君的生平事蹟包含三顧茅廬和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更特別是在每一層樓都有小窗戶,讓來到古奇峰育樂園普天宮的民眾能欣賞到新竹市景,感受新竹市不同的風情。
古奇峰育樂園除了有普天宮以外,還陸續增建了佛祖殿、城隍廟、太殿、彌勒佛祖施店、福德進寶殿和註生娘娘殿,分別祭祀普天四面佛、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孚佑帝君、太歲星君、註生娘娘、彌勒祖師、五營將軍和月老星君等等眾神明,成為新竹市香火鼎盛的廟宇。
|
|
|
|
|
青草湖 |
 |
 |
|
青草湖位於新竹東邊,是新竹市的八景之一,開發極早,為聚雅客溪而成之水庫,湖面不大,但四週寺廟林立,草木蒼翠,是新竹最古老的風景區,青草湖風景區附近有日本神社改建的靈隱寺,供奉諸葛孔明,廟內楹聯題字多為盛讚其神機妙算,頗染道術色彩;靈隱寺前油加利樹下則有營地供露營、烤肉之用。至青草湖可沿湖公路順遊古奇峰及十八尖山。
目前青草湖由於環境生態改變,已趨近乾涸的狀態,但在經濟部水利署協助下已於92年完成『青草湖水庫重生規劃』,預計在未來的日子中,將成為一個讓民眾假日踏青的好去處。 |
|
|
|
|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
 |
 |
|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簡介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指的為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屬離水堆積海岸,上千公頃的潮間帶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孕育了大量的蝦蟹螺貝類;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規劃新竹漁港娛樂漁船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運河、美山蔚藍海岸區(風情海岸)、紅樹林公園、海山漁港觀景台(含休憩及飲食活動)、南港賞鳥區等八大區,除外,還規劃有帆船運動公園、南寮休閒舊港、環保休閒公園、新竹市苗圃、看海公園、環保教育館、港南濱海風景區、金城湖賞鳥區、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香山濕地自然生態區、南港半月型白沙灣、風力發電廠、五座自行車道特色大橋及南寮漁港至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讓民眾在旅遊時能一享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樂趣,也讓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成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勝地。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看海公園
看海公園前身是垃圾掩埋場,堆積高聳地勢,遠眺效果絕佳;看海公園中的看海走廊246公尺長、3公尺寬的人行步道,雙邊護欄、11個休憩座椅與四沙灘階梯,完整的人行空間,海岸沙灘細緻,與藍天所構成美麗的景緻已成為相當受歡迎的婚紗景點;看海公園的解說牌上以看海公園連出與大陸泉州、湄州、平潭、福州,由南而北的方位標線,計算出距離分別為160海浬(260公里)、120海浬(216公里)、90海浬(162公里)、140海浬(260公里),在解說牌下方附設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景點位置圖,讓民眾更了解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線的地理位置。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海山漁港
海山漁港位於新竹市香山地區,面臨台灣海峽,擁有瀕臨絕種的特有臺灣招潮蟹,是佔全省高達80%總族群數的主要棲息地;海山漁港漁獲物以烏魚、鯛類、烏賊類、白帶魚、鰆魚、鯊魚類為主,民眾可以來此品嚐新鮮又美味的海鮮料理。
來去新竹風城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的沿海又多了十幾支的風力發電機,成為一個很特殊的景觀,沿路的波浪形涼亭、看海平台、跨過西濱公路的陸橋、腳踏車專用拱橋、碉堡、方石等等,都是一連串的旅遊勝地,來到新竹可別忘了新竹這麼迷人海岸。
|
|
|
|
|
南寮漁港 |
 |
 |
|
南寮漁港簡介
南寮漁港位在新竹巿西北郊,離新竹市區不遠,因此交通十分便利;南寮漁港於民國38年啟用完工,在擴建後無論是漁船的數量、噸位或是漁獲量都可說是桃、竹、苗地區屬一屬二的漁港;南寮舊港及其周邊聚落為新竹市早期發展地區之一,見證了新竹市的歷史發展過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南寮漁港更是南北漁船返航路之終點,過去亦是各地魚貨漁船的集散地,因而名列十二勝,並有『南寮歸帆』雅稱。
南寮漁港的歷史發展
南寮漁港雖然漁船不多,在全盛時期這裡曾經聚集了全省來捕抓小卷的燈火漁船,全盛時期,就連大型的底拖網漁船也高達200多艘;到了69年,因為溪口淤積等多種無法克服的因素,於是在頭前溪出口南岸約2公里處興建了新竹漁港;南寮漁港從此漸漸地被人們遺忘,後來又於民國89年基於文化地景保存與地區產業發展政策需要,經過都市計畫變更,確定將南寮舊港予以保存下來,併同新港進行南寮雙港區再生發展計畫,讓南寮漁港成為民眾假日休閒的絕佳去處,發展成為新竹的旅遊地標。
南寮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南寮漁港其有一個魚產品直銷中心,由新竹區漁會所設立,占地1,200坪的魚產品直銷中心,共有2層樓,1樓提供生鮮海產區、2樓為海鮮美食區,共有1,500個用餐坐位,攤位44個,全天候冷氣開放。包括了生鮮海產區和海鮮美食區生鮮海產區販賣的是新鮮活跳的本港漁獲及現流海鮮,價格便宜;而海鮮美食區,則是擁有不少的熟食攤,例如:鮮魚湯、蚵仔湯、炸海鮮是應有盡有,此處更是老饕們的聚集場所;民眾也可以在1樓採買海味,再到樓上請小攤代炒,不論清蒸、快炒、煮湯,代炒費1道100元﹔或是直接殺到2樓海鮮餐廳的冰櫃前挑海味也可以。
來去南寮漁港
南寮漁港外圍有一道綿長如帶的防波堤,堤面彩繪海洋生態,是南寮漁港的標誌;漫步在堤上欣賞海落日,吹吹海風,十分愜意;現在的南寮漁港有點像小一號的淡水漁人碼頭,目前成了私家漁船的停泊點,有夜釣或是釣小管的行程;另外,在新竹市政府的規劃下,沿海十七公里風景區,加上漁人碼頭、漁村文化博物館、環港步道等旅遊景點設施,活化及保存舊港的文化資產,進而結合新竹漁港的觀光發展潛力,讓南寮漁港地區成為民眾假日出遊的絕佳去處。 |
|
|
|
|
新竹火車站 |
 |
 |
|
新竹火車站簡介
新竹火車站位於新竹市中華路上,是全台唯一沒有招牌的火車站,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築,深具美感,紅磚與石材相間的造型,高貴卻又不會太過華麗,加上石造的結實感,更有莊重的意味在內,種種因素產生了膾炙人口的新竹火車站風華;新竹火車站設計者的巧思,使得火車站成為新竹都市的地標,新竹火車站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火車大站,因地處位置良好,不僅是交通要地,更是新竹市最繁榮的地區,並於民國87年獲列為省定古蹟。
新竹火車站的歷史發展
新竹火車站的歷史起源自於西元1893年基隆至新竹鐵路完工,當時新竹車站設在枕頭山腳下,即今公園里東大路麗池附近,當時稱為新竹火車票房,明治初期,日鐵道隊有鑒於清朝期間所建造的鐵路蜿蜒蛇行,開始修改舊有的路線,新竹車站於此時稱為新竹停車場,是一處簡易的木造車站;1908年新的鐵路通車,新的車站(新竹驛)於1913年完工,即今日所見新竹火車站,現已列為國定一級古蹟。
新竹火車站-站前廣場
新竹火車站前廣場及人行空間改善將各空間依其屬性區分為:『老火車頭新廣場區』、『懷舊鐵道區』、『站前廣場區』及『水景』等區;新竹火車站前廣場以『老火車頭,新廣場』的主題將人行空間重整,形成空間感與時間感,明確界定且彼此串聯的人行系統,建構一個大型公共舞台,以新竹火車站歷史建築為佈景,鐵道文化、老詩、文化地圖,在空間設計上摻入時間的感動,在夜裡散發美麗的光芒,已成為團體現場演奏的熱門場所;附近護城河的流水清澈,吸引成群遊客在此悠遊漫步。
|
|
|
|
|
孔廟 |
 |
 |
|
孔廟原址在成功里,建於清嘉慶22年,民國46年拆遷至中山公園左側,分設大成殿、櫺星門和東西兩廡,殿內正中祀孔子神位,亞聖及72賢分祀左右。每年教師節的祭孔大典,地方士紳及機關首長均到場觀禮,為新竹的文化重鎮 |
|
|
|
|
清華大學 |
 |
 |
|
清華大學位於新竹巿郊的十八尖山北麓,校園面積達80多公頃,林木蔥蘢,綠草如茵,以成功湖、昆明湖、梅園和梅谷等怡人的景致最著名,是一所深富人文氣息和觀光價值的學術單位。
人工開鑿的成功湖,湖面廣闊,有小橋通往湖心亭,岸旁楊柳依依,偶有一、二白鷺飛來,點綴碧水綠皮,景致生動迷人。昆明湖小巧精緻,湖面荷葉田田,對岸是繁花綠叢的九重葛花廊,亦自成趣味。為紀念梅貽琦校長而闢的梅園,種植400多株海樹,每屆冬盡春來,滿園梅花霜白耀眼,是清大著名的一景。新校區梅谷是人文學院所在地,相思湖即坐落其中,湖畔挺立的孟宗竹與湖面低翔的白鷺鷥,使梅谷有如一幅和諧的山水畫。 |
|
|
|
|
交通大學 |
 |
 |
|
交大的交通十分便利,在中山高速公路新竹交流道旁,從中油加油站前的大學路進去,即可見到交通大學的正門,入門爬坡而上,映入眼簾的是寬廣美麗的「竹湖」,而交大校景也是從竹湖開始,逐步展開。
約可分為十二個景點供人欣賞,共同科國文老師郭務渝為其取名為竹湖晨、竹園映亭林蔭夾道、荷塘月色、風亭九思、思園春曉、玉樹向榮、緣慧潤生、率意通衢、碧草如茵南台遠眺、康莊迎曦、四庭笑語、松林立翠。使人步行在這詩情畫意的校園裡,更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
|
|
|
|
科學園區靜心湖 |
 |
 |
|
靜心湖是新竹科學園區的一座大型景觀花園,全域面積10公頃,包括湖城、週邊景觀和運動休憩設施。
靜心湖面積廣達4公頃,湖心碧波盪漾,水色蒼茫,湖畔遍植樹木,鬱鬱菁菁;由泛舟碼頭區可划船至湖心,湖中放養多種魚類可供垂釣。湖右的假日廣場區,有黑白鵝卵石舖成石台,並置朱銘的巨形雕刻太極;緊鄰廣場的庭園具有濃厚中國風味,有各式迴廊及造型多樣的門通貫其間。近湖畔處築有九曲橋通抵湖心亭,佇立亭中,欣賞波光粼粼的湖色,別有情趣。另外,烤肉區及完善的運動、會議設備,也為遊客提供了一處深具品味的休憩天地。 |
|
|
|
|
新竹科學園區 |
 |
 |
|
新竹科學園區簡介
新竹科學園區設立於1980年12月15日,成立至今約有380家高科技廠商進駐,佔地十分廣大,主要產業包括有半導體業、電腦業、通訊業、光電業、精密機械產業與生物技術產業;目前已開發新竹園區約632公頃與竹南園區約141公頃,新竹科學園區是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新竹科學園區-北台灣科技中心
新竹科學園區逐漸成為北台灣的科技中心,並且按國家發展計畫擴大基地,目前擴充計畫包括苗栗銅鑼園區、桃園龍潭園區、竹北生物醫學園區以及宜蘭園區;新竹科學園區在國內科技產業上,除整體表現卓越外,園區中部份廠商之企業形象與聲譽已受到國內外高度肯定;經過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成功的科學園區之一,不僅吸引眾多國內外貴賓及媒體來訪,也成為經濟學及城鄉發展學者探討的範例;新竹科學園區20餘年來帶動國內經濟發展,並締造了揚名世界的台灣經濟奇蹟。
|
|
|
|
|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
 |
 |
|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位於東大路,博物館佔地約18公頃,新竹市是台灣玻璃產業的原鄉,於西元1999年,台灣首座玻璃博物館成立,博物館內分為展示區、玻璃工房、圖書視聽室、網路工作站和展售區以及餐飲部…等。
博物館建築物為日據時代改建成的,展出關於玻璃之展覽、資訊及收藏…等。其中展示區展示以實物及模型呈現玻璃的發展、製作方法…等,並定期展出玻璃工藝作品;而玻璃工房則設立玻璃製作設備,包括窯爐、加工研磨的器具…等。可以使民眾了解玻璃工藝歷史的發展,以及欣賞美麗的世界級的玻璃製藝術品。 |
|
|
|
|
十八尖山 |
 |
 |
|
十八尖山簡介
十八尖山位於新竹市東區,是日據時代所開闢的森林公園,公園形狀呈現新月形,蜿蜒約7、8里,恰好環抱新竹市東、南郊。這十八尖山的得名,是由十八個淺峰山頭連綿而成的丘陵地帶因而得名;十八尖山最高點在介壽亭附近,標高128.9公尺,由十八尖山山頂遠眺,西北向可望見新竹市區街道景色,右邊是頭前、鳳山二溪,正前方是台灣海峽,也可向東南面瞭望大霸尖山、清泉五指山群峰與竹東方向流貫而來的頭前溪,視野極佳。
十八尖山-森林公園
十八尖山森林公園面積40萬坪,規模宏大;在清代十八尖山因山勢翠鬱,層峰連綿,宛如屏風,故被訂為學宮之案山;日本統治時代,以官民合作方式將新竹東方的十八尖山闢建為遊覽公園,即十八尖山森林公園;台灣光復後由新竹市政府闢建為新竹市第一號公園,取名『東山公園』重新開放;在近年來,新竹市區不斷擴大,民國69年科學園區的設立,十八尖山獲得重視,重新規劃整頓,民眾也開始上山從事休閒活動,在民眾日益追求休閒生活的品質下,新竹市政府規劃將十八尖山、高峰植物園、古奇峰風景區、青草湖等串聯成都會遊憩系統,使十八尖山逐漸走向都會大型自然公園的新時代。
十八尖山-沿途景致美麗
由於十八尖山沿途遍山茂林,瀝青路面平整,花卉飄香,行進於林蔭道上,空氣清新沁人,已成為新竹市民運動休閒的必經路線之一,十八尖山自介壽山入口上登,沿途有愛林亭、石觀音、早起亭、普沱岩、益壽亭等,十八尖山山頂為國父百年紀念亭及介壽亭,可遠眺台灣海峽波濤洶湧壯麗。
十八尖山-普天宮
普天宮即關公廟,廟頂關公像高120公尺,為新竹東區之冠;普天宮位於古奇峰,是新竹市前議長鄭再傳先生於民國56所建,其廟頂的關公神像是古奇峰最顯著的地標;普天宮共有九層樓,每一層樓都有不同的主題陳設,第一層為正殿,往上分別武聖關公歷史館、各種佛像館、二十四孝堂、中日古董樓、日據時期台灣風景展示、古代木眠床展示、四面佛及玉皇大帝奉祀,最頂樓則按設八卦,是當地民眾的信仰廟宇之一。
★ 2008新竹市十八尖山賞花月活動-於2008/3/1-2008/3/30在新竹市 十八尖山舉辦,以春春暖花開鼠來寶為活動主題,十八尖山賞花月不僅山中繁花盛開、花團錦簇,讓民眾看到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花卉,也可順道爬山健行、活絡身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