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景點最新優惠相簿特約購物問答評鑑登入註冊業者首頁
简体
手機版beta
首頁討 論 版
發表文章   搜尋   回上一頁 回討論版

位置:討論版尋找175咖啡公路 咖啡紅了
主題:尋找175咖啡公路 咖啡紅了 版別:美食討論
 發起人:熹望相隨 文章: 1131 回覆: 0 點閱: 2399 發表日期: 2006/11/14 09:36:26
熹望相隨
會員等級:VIP會員
手機認證:手機認證OK!
文章次數:1131
評鑑次數:6
抽獎次數:1047
註冊日期:2005/05/26
登入次數:791
最後上線:2015/05/05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尋找175咖啡公路 咖啡紅了


更新日期:2006/11/14 09:01 記者:旅遊經編輯部趙德瑤/報導







打開咖啡館的門, 你想看見什麼風景?如果以山景替代門窗、蟲鳴取代音樂,值此秋高氣爽的好季節、不妨到台南東山走一趟,感受咖啡樹紅遍滿山、咖啡飄香在175縣道的美好。


「咖啡紅了」是2006年台南東山咖啡節的主題,自10月28日到11月26日,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要邀請民眾一起至縣道175「咖啡大道」品嘗最原味的咖啡。不但有最真實的咖啡生態導覽,逢週末假日還有好聽的音樂會以及各式創意咖啡主題show。在一片自然山景下,品咖啡、聽音樂、享美食,來一場豐富的咖啡饗宴。


全長約22.3公里長的縣道175,日前曾於公路兩側舉辦千人植樹活動,由民眾親手栽種咖啡樹苗、並掛上個人名牌。而縣道175也同時命名為「175咖啡公路」,預計一年後咖啡樹即可結果,屆時便能在真正的咖啡大道上親享東山原味咖啡。


縣道175公路目前聚集了約24家別具特色的咖啡館,全以自種自銷為主。各店家除了手工咖啡,同時也發展出獨家的咖啡美食特色餐,像是龍湖山園區及村長咖啡的咖啡養生餐、大鋤花間的咖啡奶芋、咖啡奶酪和三尖山的手工咖啡餅乾,各家咖啡館各擅其場。


打開台灣咖啡文化史


台灣的咖啡史,沒有歐洲數百年的悠久文化,年輕一點的新生代甚至不曾聽聞台灣咖啡。事實上,早在清光緒10年間英人即引入在台北三峽試種。日據時代,日本人看好台灣氣候土壤適合咖啡,自國外引進「阿拉比卡」種,在北部試種成功後,便在知本、瑞穗一帶大量投資種植。1941年是台灣咖啡產量豐、品質佳的全盛期,直到太平洋戰爭開啟,農人改種稻米、日本戰敗撤後,台灣咖啡也跟著沉寂了許久。


東山咖啡栽植的歷史,可遠溯日據時期。第一位將咖啡栽植與推廣帶進東山的前輩曾綠波,在當時日本所轄的咖啡試驗農場工作。臺灣光復後,將咖啡引進東山崁頭山栽種,過程十分艱辛。直至今日,台灣地方咖啡品牌中已有名氣的,有台南東山咖啡、惠蓀林場咖啡、雲林古坑咖啡以及阿里山高山咖啡,其中又以東山咖啡的種植面積150公頃居冠,集中在高原、南勢一帶,如今共七個咖啡產銷班、70多位班員,年產量高達近1萬公斤左右,產值已達一相當數量。


東山咖啡原鄉 質量兼具


位在北迴歸線的東山鄉,無論氣候、地形或土壞都和盛產咖啡的南美、非洲相近,是全球最好的咖啡栽種地帶。海拔高度在500到800公尺的山坡地,日夜溫差大、半日照、又有水庫調節濕度,土壤更屬優良的火山灰土質,酸鹼度恰恰適中。東山鄉農民採無農藥無施肥的有機栽培方法,使得採收的咖啡豆香醇度極佳,一炮打響東山咖啡的名號。


東山咖啡口感香醇不澀、入口回甘,酸度苦度很平均,色香味皆不輸牙買加的世界級藍山咖啡,因此也博得「台灣的藍山咖啡」美譽。而東山咖啡更曾經送到美國、日本作檢驗,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目前東山出產的咖啡,以東山平埔族原名「toloco」作為品牌名稱掛牌申請註冊中,初步行銷台灣,冀圖將來以東山咖啡代表台灣對外行銷世界。


大鋤花間--我有去過喔..環境還不錯 山高空氣好...

~~~熹望相隨 有夢最美~~~

 來源IP:61.216.*.38 回上一頁 回討論版 回覆文章

  回覆文章:0 篇   總頁數:0 頁 目前在:第 0 頁 每頁: 50 筆

 熱門推薦
QK休閒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4 QK Network Leis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傳真:04-735-8949    EMail:Service@Qk.to   隱私權   FB粉絲團粉絲團   聯絡我們